您的孩子總是容易跌倒嗎?
在發展的過程中,小孩子開始學習走路時,總是難免會跌倒,但是有些父母可能會發現,您的孩子跌倒次數似乎比其他孩子還多,可能每天會跌個兩三次,不只跑步跌倒,走路也跌倒,更誇張的連坐在椅子上都會跌倒。隨著年紀的增長,經常跌倒的狀況或許有改善,但比起同齡的小孩,卻總是跌的特別嚴重。
當您的孩子有這樣的狀況時,身為父母的您們,一定會納悶,我的小孩倒底為什麼這麼容易跌倒呢?
通常來說,造成小孩容易跌倒的原因大致上有下面兩種:
- 生理結構的問題
生理結構上造成小孩容易跌倒的常見原因就是內八足,小朋友容易在移動時因為兩腳尖打架而跌倒。
一般來說,小孩在三歲以前因為還在學習如何走路、保持平衡,故或多或少都會有內八或外八的狀況,但如果在三歲以後還有這樣的狀況,就需要去骨科或復健科檢查看看是否需要矯正,接受復健治療。
- 感覺統合失調
有部分的小孩容易跌倒並非是因為生理結構上的問題造成的,而可能是在“前庭-本體感覺調節”上有異常的狀況,影響到了平衡能力。這類小朋友通常在進行一些需要保持平衡的活動時姿勢看起來怪怪的、有些笨拙,例如單腳站、走在花圃的邊欄上時,或是在幼兒園中跟著老師做簡單的唱跳時手腳的擺位很不自然,好像不知道四肢該往哪裡擺。另外也常會在有“前庭-本體感覺調節異常”的小朋友身上觀察到,他的姿勢通常會彎腰駝背、無精打采的,坐著時喜歡趴在桌上,坐在地上時也容易呈現 W 型坐姿。
如果您的小朋友有此類的狀況,建議家長們平時可以多帶孩子到公園跑跑跳跳,玩玩溜滑梯、盪鞦韆之類的活動,在家中可以做如翻跟斗、小牛耕田(用手撐地走路)、兔子走路(蹲著走路)等遊戲,來促進孩子感覺系統的整合。
另外,可以就近到附近的復健科診所接受職能治療師的評估,看看是否需要接受職能治療或是尋求專業建議。
更多文章,請上FB實和復健骨科粉絲團!!
以上訊息由 連城實和復健診所職能治療師 邱彥凱 提供
更新日期:2016.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