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內容為實和復健診所所有,請勿任意轉載、複製或做商業用途,謝謝!!

腳扭傷了怎麼辦呢?

只要有運動習慣的人,都有可能會扭傷自己的腳踝。或者是遇到不平的路面,鞋子不合,一閃神,結果就是腳踝受傷了。

因為骨性結構的關係,腳踝外側腓骨的長度比脛骨長所以通常70-80%的扭傷以腳踝內翻較為常見,也就是傷到了外側的韌帶。

那腳踝扭傷我們該怎麼辦呢?

最為常見的原則就是PRICE

  • P(protection):

    就是保護受傷的腳踝! 最好的方式當然就是讓它能夠好好的休息。可是現在上班族非常忙碌如果不是骨折那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是要乖乖上班了,那這時候如何保護它呢??我們可以運用貼紮、繃帶、或者用撐拐杖的方式盡量減輕踝關節的壓力。

  • R(rest):

    就是好好休息!

  • I(ice):

    冰敷。扭傷的當下就立即冰敷是最好的。冰敷能使受傷的微血管收縮,減少因為扭傷後造成的水腫。通常建議冰敷一次15分鐘,一個小時冰一次,連續冰敷兩天。過了頭兩天的急性期後就可以熱敷,但是如果摸自己的腳踝還是溫度比較高,那就仍然在急性發炎,那就要延長冰敷的天數。

  • C(compression):

    壓迫。這是為了避免腳踝因為發炎過度水腫,所以利用壓迫的方式加壓微血管。在平時需要走路的時候利用繃帶加壓能夠減少水腫的產生。

  • E(elevation):

    抬高患部。將腳踝高於心臟幫助腳踝水腫回流。睡覺的時候可以墊高腳,這樣可以減少隔天早上起來腳踝的腫脹。

腳踝扭傷如果太嚴重還是必須要去專門的醫師檢查。

韌帶的受損可以分為三級

第一級:韌帶拉傷
第二級:部分斷裂
第三級:完全斷裂

如果一扭傷之後發現有血腫得很厲害,就是有黑青又腫大的話,就一定要去檢查一下了,因為二三級的扭傷都有可能造成腳踝穩定度降低,需要更專業的治療。

當急性期過了,可以開始接受深層熱療或者電療,然後在不會造成疼痛的前提下,自主性的做些腳踝的動作,這樣才可以避免沾黏情形的發生。

等級一的扭傷1-2個禮拜之後症狀就會減輕很多。但是如果是等級二或三的扭傷,或者是反覆性扭傷就必須要做能增進本體覺、肌力的運動,不然很容易就會在重複扭傷。

  1. BAPS

    沿著板緣旋轉,這個動作可以牽拉腳踝周邊的軟組織,因為單腳承重可以增進踝關節本體腳,在坐旋轉動作時腳踝肌肉必須有精細的操作,可增進肌力。
    分別逆時針與順時針各10回。

  2. 彈性帶運動

    增加整著小腿的肌力,分別做腳踝下壓與腳踝抬起的動作。每個動作各停十秒,10回。

  3. 單腳站立訓練

    訓練本體腳,與肌肉控制,10秒鐘,10回。

更多文章,請上FB實和復健骨科粉絲團!!
以上訊息由 石牌實和復健診所物理治療師 張添韋提供
更新日期:2016.10.19